2016 年,亚德里安 · 谢(Adrian Chia)在澳洲墨尔本的大洋路 (Great Ocean Road) 与家人度假两星期后,有个想法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回到新加坡后不久,他向朋友戴夫 · 黄(Dave Ng)提出过「不插电生活」的想法,戴夫是他 20 多岁时在国民服役期间认识的。

 

43 岁的亚德里安在接受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访问时表示,他们一开始只是闲聊,但戴夫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提出了打造底下有轮子的小型屋想法,因为如果某个地点不吸引客人,这种移动屋可以很容易搬迁。

 

2017 年,从事电脑资讯业的亚德里安和经营事废弃物的戴夫决定结束各自的事业,开始成立一家名为 Big Tiny 的小型屋企业。他们各投资了 10 万元新加坡币(约 59.1 万元港币),并脑力激荡开发出第一座原型屋。

 

由于没有建筑或盖屋经验,他们遇并不知道该如何建造一栋小型屋。亚德里安说,他在家连换个门把都不会,一想到要在 20 呎的空间里装下厨房、卧室和客厅,就觉得很困难重重。经过六个月的试验与错误之后,他们在亚德里安家的后院组装出第一个房屋原型。接着便开始扩大业务目标,瞄准海外市场。

 

最初的两个原型屋分别卖到澳洲的维多利亚与新南威尔斯。其后,亚德里安说服了小学同学杰夫 · 姚(Jeff Yeo)加入团队,协助品牌推广。杰夫曾在多家行销公司担任客户总监与经理。

 

亚德里安表示,在获得当地媒体关注后,他们开始收到如何购买小型屋的询问。他们随即推出一项计划,让人们以约 9 万新加坡币(约 53.2 万元港币)的价格购买一间小型屋,他们再从买家手中租回、经营旅宿业务。亚德里安说,投资者可将小屋出租两年,每年赚得 8% 租金,或者出租五年,每年赚得 10% 租金,而 Big Tiny 则从每晚的住宿费中获利。

 

提倡简约与永续生活的「微屋运动」(Tiny-House Movement),虽已在美国、德国等地掀起热潮,但在新加坡却还不流行。2021 年,Big Tiny 在政府推动创新商业构想的计划下,开始有机会在新加坡推广小型屋。

 

政府提供国有土地租给 Big Tiny,在新加坡八个南方岛屿之一的拉撒路岛 (Lazarus Island) 上兴建度假小屋。自 2023 年 4 月开幕以来,亚德里安说,度假村的平均入住率约 9 成,旅客须提前几个月预订才能入住每晚 380 新加坡币(约 2248 元港币)的小屋。创业七年多,从台湾到欧洲、澳洲,Big Tiny 已在全球十多个国家放置了超过 400 间小屋。